
【李維華講特許】為什么有些產品一直做不好?單從小細節上就能看出端倪
時間:[2020-08-24]????來 源:未知???? 作 者:特許經營第一網??點擊: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就是很多產品都是企業只管按照自己的一廂情愿或自我中心思維進行設計,根本不管顧客消費或使用時是否方便,完全地沒有從顧客角度進行反向思維,沒有服務意識,所以縱然產品效果、味道等再好,也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芳心。
比如我昨天吃的那個山東菜煎餅,味道確實不錯。但有很明顯的產品弊端:雖然菜煎餅模仿麥肯那樣用紙袋子盛裝,看似高大上,但煎餅包著里面的菜非常松散,一口下去,整個就散了,結果弄得滿地都是各種渣子。而且,無論你怎么吃,除了掉落滿地的渣子之外,最后都一定會剩下一堆菜和碎煎餅在袋子里,非常不方便。其實做菜煎餅的應該思考下,漢堡是兩片面包,不容易被咬散,而你只是模仿紙袋子而完全沒考慮菜煎餅的脆、散等不同于漢堡面包的特性。結果,自然就是模仿西施不成,倒變成了被嘲笑的西施。
再比如我最近在試吃的一款孢子粉。東西是好東西,但包裝極不正經。首先,類似于速溶咖啡那樣的小袋子上沒有任何可輕松撕開的口子,你必須得用剪刀才能打開。還有更麻煩的,當你終于把袋子打開的問題解決之后,你又發現了一個更不爽的事情:里面的孢子粉無論如何都倒不干凈,似乎總有一些粘在袋子內壁上,即便你往里面灌水且使勁搖晃或者用小勺子刮也沒用。所以,每次喝,總是麻煩和浪費。每次喝,總是默念“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比如,因為腰疼,我用了各種膏藥。但有一些膏藥實在是太差,我已經把它徹底拉入黑名單了。為什么呢?那些膏藥的膜皮十分密切或者說完全嚴絲合縫地粘在要用的膏藥上,膜皮和膏藥之間沒有任何錯開的距離,所以你要想把膜皮揭開,那絕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結果就是你要么揭不開,要么終于揭開了卻發現膏藥互相粘在一起、粘成一堆或者粘在手上……總之就是,你不能用了。你能想象出費了半天勁卻最終不能使用的惱火嗎?
……
當然還有更多的例子。
你以為我說的這些是小事情嗎?錯!我早就說過,做企業的四句鐵原則的第一條就是“產品是根”。關于產品的任何小事情都是天大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都不方便顧客使用,或者產品本身有硬傷,那么,這樣的產品就肯定做不好。
從顧客角度反向思維,從細節做起,一切為了顧客方便,這才是百年企業的產品之道。
比如我昨天吃的那個山東菜煎餅,味道確實不錯。但有很明顯的產品弊端:雖然菜煎餅模仿麥肯那樣用紙袋子盛裝,看似高大上,但煎餅包著里面的菜非常松散,一口下去,整個就散了,結果弄得滿地都是各種渣子。而且,無論你怎么吃,除了掉落滿地的渣子之外,最后都一定會剩下一堆菜和碎煎餅在袋子里,非常不方便。其實做菜煎餅的應該思考下,漢堡是兩片面包,不容易被咬散,而你只是模仿紙袋子而完全沒考慮菜煎餅的脆、散等不同于漢堡面包的特性。結果,自然就是模仿西施不成,倒變成了被嘲笑的西施。
再比如我最近在試吃的一款孢子粉。東西是好東西,但包裝極不正經。首先,類似于速溶咖啡那樣的小袋子上沒有任何可輕松撕開的口子,你必須得用剪刀才能打開。還有更麻煩的,當你終于把袋子打開的問題解決之后,你又發現了一個更不爽的事情:里面的孢子粉無論如何都倒不干凈,似乎總有一些粘在袋子內壁上,即便你往里面灌水且使勁搖晃或者用小勺子刮也沒用。所以,每次喝,總是麻煩和浪費。每次喝,總是默念“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比如,因為腰疼,我用了各種膏藥。但有一些膏藥實在是太差,我已經把它徹底拉入黑名單了。為什么呢?那些膏藥的膜皮十分密切或者說完全嚴絲合縫地粘在要用的膏藥上,膜皮和膏藥之間沒有任何錯開的距離,所以你要想把膜皮揭開,那絕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結果就是你要么揭不開,要么終于揭開了卻發現膏藥互相粘在一起、粘成一堆或者粘在手上……總之就是,你不能用了。你能想象出費了半天勁卻最終不能使用的惱火嗎?
……
當然還有更多的例子。
你以為我說的這些是小事情嗎?錯!我早就說過,做企業的四句鐵原則的第一條就是“產品是根”。關于產品的任何小事情都是天大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都不方便顧客使用,或者產品本身有硬傷,那么,這樣的產品就肯定做不好。
從顧客角度反向思維,從細節做起,一切為了顧客方便,這才是百年企業的產品之道。

